2024 年 03 月 19 日
最新媒体播报
媒体播报

科技日报:“重大自然灾害“重点专项“地震预警新技术”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19/03/09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哈尔滨3月8日电(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宋晋东)记者3月8日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地震预警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在哈尔滨召开。该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武汉大学、福建省地震局等9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负责人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李山有研究员,项目执行周期为37个月。

据李山有介绍,地震预警指的是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防震减灾有效手段之一。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震巨灾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强大冲击和深远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如何有效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地震预警技术开始了全面研究,业已掌握地震预警的前沿算法并研发出第一代地震预警系统软件,基本可以支撑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实施。

但与日本、美国等地震预警技术先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国家相比,我国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仍处于跟跑水平,自主创新的理论方法偏少,巨型台网数据汇集与处理、千万用户秒级信息发布的方法技术尚需完善。

李山有说,本项目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施中的关键科技问题,针对确定地震预警参数的“快和准”问题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技术需求,发展依据多源观测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震源机制以及大震破裂特征秒级测定方法,探索基于多源观测手段的自组网现地地震预警技术,发展基于震源理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的地震预警参数快速确定新方法,提出面向地震预警的地震影响场预测方法、场地校正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模型;发展海量数据秒级处理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地震预警处理软件系统,发展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技术、研制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软件系统,开展地震预警系统整体示范应用,为国家建设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将充分依托“十一五”、“十二五”相关工作基础,本着“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战略理念,按照“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研制—示范应用”的一体化实施路线,以“新观测手段、新预警方法、新处理技术、新发布技术”的“四新”作为创新点,研发面向地震预警的多源观测融合手段、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的地震预警方法、海量数据的秒级地震预警智能化处理技术、面向海量用户的亚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技术。

该项目团队集合了国内顶尖的地震预警理论方法研究和技术研发科研机构,形成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软件研制-示范应用”全链条研究团队。该团队已在地震预警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究、系统研发、工程示范和标准编制等方面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软件系统,并在福建地区、首都圈地区、兰州地区、川滇地区部署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当天还同时启动了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戴君武研究员负责的“城市及城市群地震重灾区现场人员搜救技术研究”项目。

    详细报道:点击链接